首页>科技 > 正文

程磊:越来越多一流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2021-05-19 16:59:11来源:科技日报

——关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下)

2005年加入《细胞研究》的程磊如今已经是编辑部主任,他称自己“见证了一个奇迹。”

“《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从当初的2跃升到现在的20,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程磊说,越来越多一流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捍卫学术话语权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球科学家迅速开展新冠病毒的研究,这对科研和期刊而言,均是挑战和机遇。

当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联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研究》。

这篇文章是全球第一个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的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成果。目前该文已有超过120万次的浏览,通过各类新媒体分享达到6839次。

“2018年之前我们很少能抢发到如此受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程磊说。

此后,有关新冠的研究成果的发表成为《细胞研究》的重点工作。很多科研团队涉及新冠病毒研究的成果都会主动和该期刊联系,征询投稿发表的建议等。

今年1月份,西湖大学李旭、黄晶和复旦大学陆路作为通讯的共同作者,在《细胞研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证明AXL是促进肺部和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的SARS-CoV-2的候选受体。这是目前发现的首个不依赖于ACE2的新冠病毒新受体。

“目前该文已有21000次浏览,引用9,Altmetric表现235。”程磊说,两年来,国内期刊发表了系列高水有关新冠肺炎的研究,捍卫了学术话语权。

讲好中国特色创新故事

过去几年,《分子植物》以封面论文的形式连续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教授的水稻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研究,刘耀光团队先后培育出两种水稻新品系——紫晶米、赤晶米,稻米中分别富含花青素、虾青素,对于改善我国营养缺乏地区人群的健康意义重大。

年来我们发表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比如茶树基因组的解析、桑树基因组的解析、青蒿素基因组的解析,等等。”《分子植物》常务副主编崔晓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创刊之初就定下“办一本高质量、国际化学术期刊”目标的《分子植物》越来越重视国内的优秀稿源,本土论文比重由原来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一半以上。

“中国是农业大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大事,关乎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应是中国本土学术期刊的关注重点。”崔晓峰说,有些科研成果确是面向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但可能在国外期刊编辑看来并不重要,论文在海外投稿屡屡“碰壁”,“如何将这些优秀成果发表并宣传好,讲好‘中国故事’,并且让中国的科学家能起到引领作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之前有些人担心,我们更多关注国内优秀稿源后,影响因子可能会受影响,但事实上,两年我们的影响因子不降反升。”崔晓峰说,这说明国内优质稿源对期刊发展发挥着强劲支撑作用。

《药学学报(英文)》副主编王晓良也介绍道,该杂志致力于站在世界药学研究的前沿,搭建高端交流台,同时长期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

以厦门大学药学院吴彩胜副教授等以智能高分辨质谱数据处理技术和全二维共价固定化生物色谱分析系统为手段,从人体视角探究出连花清瘟胶囊(LHQW)高暴露量且抑制靶点ACE2酶活成分的研究为例,王晓良说,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项目,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药相结合,可为连花清瘟胶囊的抗病毒作用的深层研究提供参考,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和走向世界起到了促进作用。

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去年7月,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次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上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的第一原理计算”的成果引起业内极大关注。

这一看起来颇为深奥的成果到底有何重要意义?

“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第一台理论浮点计算能力达到十亿亿次量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为充分、高效利用这台高能超级计算机系统,迫切需要在重大应用问题的驱动下发展算法设计、优化方法,真正实现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高能超算,解决未来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领域的重大难题。

针对以上算法设计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算应用团队、软件移植和能优化团队、基础算法库开发团队以及国家超算中心硬件技术支持团队密切合作,将理论与计算化学的低标度理论算法与国产高能并行计算软硬件的优势相结合,开发了低标度、低通讯、低内存、低访存的并行计算方法,实现了具有面波精度的千万核超大规模高能并行计算,充分发挥了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

更重要的是,“众所周知,我国的超算在硬件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能与之匹配的大规模计算软件发展相对落后。想要打破国外计算软件的封锁与垄断态势,就必须实现大规模计算软件的自主开发。”论文作者之一、胡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18年被邀请回国的他,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的第一原理计算正是开发软件的第一步。

“对于这一在我国自主台上实现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基础工作,我们选择发表在国内期刊,是希望更多国内计算软件用户了解我们的软件,也想给国内同行提提气。”胡伟说,随着国内期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以及对科研人员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科研人员对发论文的态度更加理和务实。(记者操秀英)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